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研 > 正文

当心,医美消费者日趋低龄化

  • 2023-07-27 16:13:50 来源:健康报


【资料图】

□杨玉龙(职员)

在多个社交平台、短视频App上,“暑假整容”“暑假变美”等都是近期的热门话题。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年轻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于是割双眼皮、隆鼻、打美容针等医美整形项目出现在年轻学生甚至是未成年人的清单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爱美之心演变成容貌焦虑,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低龄学生加入美容行列,无疑是不正常的。

高中生、大学生走上医美整形的道路,不仅身体容易受到伤害,还容易被畸形的审美观带偏。医疗美容有一种连锁性的审美反应,消费者做完眼睛美容手术后,可能会觉得鼻子和眼睛不搭调,也需要动一动,于是医美之路便没了尽头。一方面,部分人为了省钱,往往选择不正规的机构,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为做医美不惜背负“美容贷”,最终身心受到巨大伤害。《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显示,2022年,医美行业相关投诉达7800余件,投诉用户主要为90后、95后及00后,美容贷成为重灾区之一。

医美整形消费者日趋低龄化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在这背后,制造容貌焦虑者难辞其咎。比如,一些医疗美容机构为了吸引顾客消费,传递“颜值至上”的价值观,输出畸形审美观。一些医美机构工作人员在介绍医疗美容项目时,会使用“很简单,恢复很快”“微创,什么都不影响”等表述,掩盖项目背后的风险,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判断。

解决上述问题,监管部门应及时亮剑。今年5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医美属于医疗活动,须遵守卫生健康行业法律法规;要求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国家净化医美市场的决心坚定,保持对行业乱象高压严打态势,才能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医美整容,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中确实存在诸多的“外貌协会”会员。比如,一些招聘单位以貌取人,设置隐性就业门槛。容貌焦虑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破除容貌焦虑,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传递一种包容、多元、个性化的审美观,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悦纳自己。

标签:

推荐阅读

当心,医美消费者日趋低龄化

□杨玉龙(职员)在多个社交平台、短视频App上,“暑假整容”“暑假变

麻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7月10日,麻江县召开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县委书记唐光宏出

写给《长安三万里》——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史诗

写给《长安三万里》何处觅长安?千诗百曲间。胸怀盈日月,笔墨尽河山。

红米 K60 手机搭载了骁龙8+处理器

同时,骁龙8+处理器还支持Wi-Fi6E技术,可以提供更快的无线网络速度和

上海第二批次土拍首日:8宗地总成交金额193.77亿元

上海第二批次土拍首日:8宗地总成交金额193 77亿元-上海二轮土拍首批正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