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循证引领听评课走向专业

  • 2023-08-18 09:17: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

循证一词(Evidence-basedPractice,EBP)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循证医学,强调基于科学的研究证据开展实践,主张以科学研究证据为依据做出决策与行动。循证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应从传统参照评价表打分走向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引领教师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传统的听评课多基于个人主观经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从主观意愿出发,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参考。循证视角下,听评课教师应深入理解有效教学实践背后的科学逻辑,从而抓住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证据、分析问题,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教师可以运用LICC(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课堂观察量表,统计出课堂师生互动的具体次数,精准的数据能让评课更具有说服力。

以A老师初中二年级的一节课“生物进化的历程”为例,从传统听评课视角看,有听课教师评价A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清晰,环环相扣,紧扣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这些评价都是听评课者围绕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的价值判断。而使用LICC课堂观察量表评价,有教师记录:“全班有52名学生,有43名学生在倾听老师讲课,偶尔有四五名学生开小差,如低头不与老师目光接触或摆弄手里的纸张。”有教师记录:“整堂课共提问28名学生单独回答问题,部分学生被教师点名回答,部分学生举手回答,平均每生提问时间不超过10秒。”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让教师的听评课更有科学性。

循证视角下的评课让听评课者从课堂观摩与评判者变为教学诊断的共同参与者。当然,听评课教师需要做好诊断的相关专业准备,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与建议。教师利用LICC课堂观察量表,从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识难度等方面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整理好的专业数据,可以让执教者更好地改进提问互动。

循证理论下的听评课,强调有效的证据、精准的数据,培养教师深度反思能力。深度反思不仅是对教学成效的分析,也是对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证据的深度剖析,更是教师主体对自我教学的批判性反思。通过深度反思,教师可以进一步理解深度教学的实质,在实践性反思与反思性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比如LICC课堂观察量表中的学生学习维度,可观察学生是否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无证据证明。通过量化测量获取教学实践中的数据,数据的直观性有助于让教师走向深度反思。

循证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听评课,有助于推动传统教研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引导中小学一线教师提升证据意识与素养,进而提升教师参与听评课实践的科学性、专业性与有效性。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18日第3版

标签:

推荐阅读

循证引领听评课走向专业

循证一词(Evidence-basedPractice,EBP)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循证医

织密暑期防溺水“安全网”

■聚焦中小学生暑期安全近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马新河干附近

“顶天立地”服务区域协调创新发展

①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与学生交流。资料图片②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团

全员导师制开启育人新思路

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

合力共建实践教育教学新模式

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波最近推出大学生暑期机关事业(国企)单位实习活动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