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世界微头条丨强化数字赋能 升级高校思政工作

  • 2023-03-17 09:19: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强化数字赋能,利用数字化技术,改革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和方式,提升思政工作效能。

众所周知,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字化素养。在校大学生成长于数字化不断发展的当代,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原住民”,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手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求高校思政工作及时适应高校学生,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方式,强化数字化技术应用。

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进行精准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机遇。每一个大学生都产生了海量数据,如上网、聊天的网络生活数据,图书馆借书、学习实践成绩等校内记录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学生特有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特征。利用这些巨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充分掌握学生的生活轨迹、思想状况,为学生量身打造思政教育方式,因材施教,进行精准的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工作数字化升级的意义重大,但目前高校还面临着一些实际的挑战。一方面,思政工作者数字化素养有待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大多为文科出身,对于网络新技术的掌握并不娴熟,收集信息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等工作就更加困难,兼通思政教育和数字新媒体技术的人才较少,整体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的数字化素养非常迫切。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设备有待升级。很多高校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开发了一些数字化平台,如教务系统、图书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但这些系统之间并不能集成融合,数据无法共享,局限性较大。同时,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设备更新换代频繁,高校数字化升级建设压力较大。此外,网络生态环境也有待改进。数字化和网络新技术是柄双刃剑,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泥沙俱下,带来了很多风险。如很多网络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而肆意传播负能量,缺少思辨精神的学生沉溺其中容易被带偏。

机遇和挑战并存,高校应当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数字化水平。

要加大数字化升级投入。升级数字化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校在积极争取国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投入,获取校友捐赠、社会捐赠等途径外,应建立完善的融资渠道,努力寻求社会资金的投入。如有的地方高校采用和银行等大中型企业合作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的方式,来获取资金。

要提升思政工作队伍数字化水平。要大力引进数字化相关专业人才从事思政工作,并加强对现有思政工作者的培训,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学习数字化技术,创新思政工作手段和模式,整体提升思政队伍数字化素养。

要拓展数字化平台建设路径。要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点,建设多样化的思政平台。在充分利用好网站、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微信微博等平台外,应拓宽思政服务范围,加强心理辅导、就业考研服务、经济帮扶等各项大学生急需的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平台的互动功能,实现传统思政教育面对面交流方式达不到的效果。同时,高校应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将学校各部门建立的数字化平台综合利用,实现各类平台有机整合和数据融合共享,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思政工作中的效能。

要加强网络监管,夯实网络安全责任。高校数字化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思政教育数字化升级最终应以教育服务学生为目的,要全面加强监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负面的信息和言论及时进行处理,弘扬新风正气,净化网络生态。同时,学校也应制定相关规范,严格保护信息数据,严防信息泄露,将大数据应用限制在为思政教育工作服务的范围,避免大数据技术出现滥用的现象。

(作者系衡阳师范学院党政办副主任、高级政工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7日第2版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微头条丨强化数字赋能 升级高校思政工作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同样...

环球微头条丨培养高质量教师 夯实科学教育基础

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主自强根基,迫切要求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而加强科学教师队伍...

天天微头条丨怀进鹏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本报北京3月16日讯(记者高毅哲)今天,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京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一行。双...

观察:如何让数学学习既探“真”又有趣

201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国际数学日”,也被许多人称为“π节”。近年来,“...

世界动态:抓住数字化机遇助推乡村教育弯道超车

当前,教育数字化扑面而来,对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给乡村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是乡村...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