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世界新资讯:做好新学期计划 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 2023-02-16 10:57: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踏着春天的脚步,多地中小学生背上书包,走进装扮一新的美丽校园。在多地中小学校园,可以看到师生们返校井然有序,感受到新的希望正在孩子们心间播洒。新学期已经开始,疫情期间坚持线上网课的孩子们重启了校园生活,如何帮助重新回归的孩子快速融入校园、开启学习,成为现实课题。

回到熟悉的校园,开启新的学习历程,客观上需要家长配合教师,科学地帮助学生制订新学期的计划书。一份完整有效的学习计划通常包括发展目标、时间安排、具体办法和实施措施等内容。在当前新形势下帮助学生做好科学合理的新学期计划,笔者认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均衡全面性。均衡全面性指的是一方面要考虑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宏观要求,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关注“五育”的协同性,要合理安排德育、艺术活动、劳动实践、体育锻炼等内容,促进学生完整协调地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学习是学生计划书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家长配合教师要帮助孩子把学习、交往、休闲、娱乐统整进计划中。因此计划需要兼顾多方面,让孩子学得好、玩得好,不断推进自己在学业、生活诸方面的提升和发展。

因生制宜性。疫情对生活的冲击,对健康的冲击,以及学习、生活方式的被迫改变,客观上对每个孩子及其家庭形成挑战和冲击。较长时间的线上课、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可能对不同的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不同的方式去整理心情,去疗愈创伤,去克服困难,去迎接希望。此外,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记忆力强,有的学生理解力好;有的学生学习快,有的学生学习慢;有的学生乐于独立,有的学生喜欢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制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计划书。

具体可操作性。计划书不宜太宏观,要具体明确,要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当学生对某项任务可能不太确定具体目标时,应该指导孩子细化成几个阶段性小目标,形成目标清单,通过各个小目标的逐一实现,来达成计划书中的整体目标。

明确可衡量性。所谓可衡量性,是指目标不但要具体,还要可以进行衡量,这样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达到所设定的目标。鉴于此,在协助孩子制订目标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设定那些本身极易改变的目标,不要过多地跟同学去“攀比”,可以跟自己去比,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

切己可实现性。在学生设立计划目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他是否真的相信自己能达到这个目标。如果目标过低,形不成挑战,激励不了学生;如果目标过高,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而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制订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举措时,注意要有一定的伸缩性,这样就可以适应新学期的一些临时变化,完成计划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

密切相关性。相关性既包括目标、任务与学生个体的吻合性,也包括各目标、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学生在制订计划书时会确定一些大目标,在大目标下会有一些小目标,实际上会形成类似“目标群”的形态。教师要关注计划书中的大目标是不是起到了导向作用,其下的小目标有没有偏离大目标,如果偏离了,需要及时纠偏。

清晰时限性。计划书中所确定的目标,不管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都需要设定一个清晰的时限,孩子要在自己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相应的目标。有了清晰的时限,学生心中就有了明确的终点,同时也有了任务感和紧迫感,这样有利于学生结合所设定的发展目标、任务、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合理化时间安排。

制订计划书既是一次清晰认识自身基础的活动,也是一种对自身整体未来发展的规划。当学生有了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计划,并开始认真执行时,快速融入校园,开启新的学习和生活,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6日第2版

标签: 学习生活

推荐阅读

世界新资讯:做好新学期计划 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踏着春天的脚步,多地中小学生背上书包,走进装扮一新的美丽校园。在多地中小学校园,可以看到师生们返...

环球讯息:系统发掘校园周边优质教育资源

日前,有北京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一环,期待充分发掘校园周边...

世界关注:数字变革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特别报道2023年2月13日—14日·北京2月14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高...

天天头条:智能教育要发展有温度的智能

■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特别报道2023年2月13日—14日·北京“人工智能正广泛运用于各行各...

世界热门:教师要用创新力来求变

■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特别报道2023年2月13日—14日·北京中国教育报:教育数字化浪潮中...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