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当前速读:以科学眼光审视冷门学科专业

  • 2022-09-21 09:02: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片)

据媒体报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加大投入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国内天文学人才需求进一步上升。国内天文学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高校陆续建立天文学专业,高考报考中传统冷门的天文学专业似乎将迎来走热的机会。不少专家学者也表示,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科研领域不断发表出世界领先的成果,天文学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科学,在高校兴起将成为一种趋势。

一直以来,“天文学”“古文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学科专业,仍给人以小众和高冷印象,总被公众习以为常地冠以“冷门”。这些专业在志愿报考中连年遇冷,高水平师资较为匮乏,社会从业人员和岗位需求也是寥寥可数。

曾几何时,报考专业被视为几乎与高考分数同等重要的事务,修读专业则作为谋划行业职业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参照,学科专业排名和声誉更是成为了公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但逐渐地,随着社会需求的飞速变化,产业结构的急剧调整,知识领域的迅速创新,各学科专业在学生规模、师资力量、就业需求、资源条件、实用价值等方面形成较大差异,致使学科专业的冷热现象也日渐浮出了水面。

从字面上理解,冷门有“很少有人从事的、不时兴的”之含义。在媒体报道和日常话语体系中,通常在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招生的报考阶段,因社会需求少、就业难度大等原因导致报考人数少,称之为冷门学科专业。这里主要是将社会供求关系、就业的体面程度、经济收入等就业市场反馈作为学科专业“冷”与“热”的划分依据。

不过,伴随国民文化素养的快速提升,近些年来,公众对学科专业的“冷热度”已不再那么敏感和盲从,而是从内涵规律、发展演变、未来前瞻上更加全面、客观和理性地认知。毕竟,从长期来看,大部分学科专业的就业情况是一种动态的“U”形,不会一直处于低谷,也不会永远占据高位。昔日不少学生眼中的时髦专业,如今却可能列入低就业率之列;而部分就业率低的专业,未来也很有可能受到追捧。

加之国家也日益重视起那些也许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的学科,以系列引导性、激励性政策机制带动这些基础学科、冷门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于是,一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逐渐受到重视;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填补空白的基础学科、冷门学科被列入重点支持清单。

以天文学为例,作为可带动革命性变化发展的基础学科,2018年被纳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专业。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持续加大投入,国际青年学者纷纷加盟,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以及FAST大科学装置、深空探测等天文空间项目的陆续建成,“以星辰大海为征途”的天文学学科专业,迎来了升温走热的机会,成为了不少青年学子热捧逐梦的明星专业。

事实上,学科专业建设及其优化的根本动力与落脚点是人才培养。加强“人”的保护与培养,是冷门学科专业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因而,着眼于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学习者一定要结合自身能力、个性、志趣、家国情怀、专业科学精神、职业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行业发展规律,认真分析新经济、新业态中可能蕴藏的就业机遇,以长远眼光勇敢选择那些有重大学术价值、重要文化价值的基础学科、冷门学科。

这些有意愿、有能力且条件适合的人,正是冷门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真正力量。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有提升的空间。唯有基础学科的进步和突破,才能支撑尖端科技与前沿学科的不断精进和原始创新。当更多人从教育和社会的大格局出发,以长远眼光、世界眼光、科学眼光,深度思考当下的人才培养应如何满足未来社会需要,便不会再小看任何一个冷门学科专业。

(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21日第2版

标签: 学科专业

推荐阅读

当前速读:以科学眼光审视冷门学科专业

据媒体报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加大投入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国内天文学人才需求进一步...

当前播报:读懂一所学校 就看“三张表”

我当校长的时候,老师们也好,学校也好,都希望有很多新鲜的经验和新鲜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这些经验和...

【全球时快讯】在研究中学会做教育学术人

《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黄建初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高质量教育建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

【世界快播报】优秀班主任的“突围”之路

《全国名班主任风采录》陶继新著福建教育出版社陶继新老师致力于记人叙事散文的创作,跨越时间久,范围...

环球速递!帮学生找到“更美好的自己”

近日,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软件测试赛项中,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丁文、许金元...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