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职业院校面临的学生学情复杂、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内在学习动力不足与技能人才高标准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难题。面对学生中存在的恐学、厌学等学习动力缺乏问题,如何破解?用什么办法来激发和点燃学生学习动力和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努力学习,从而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构建了适应化工工匠人才的“学习动力激发机制”,用“三招”激发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内生动力,为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双课堂”联动:让班级“活”起来,实现“学得舒心”
“化学类学科公式多、原理多,这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和理解难度都不小。”新疆应用职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国峰说,“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让学生学得不那么困难,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2017年,着眼化工工匠人才个体性与培养体系统一性的矛盾,解决学情复杂和课堂学习理论知识效率不高的问题,该院决定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因材施教、认同学生和接纳学生为出发点,重新构建课堂模式,让班级“活”起来。
为适应学生的不同学情,该院创建了两个课堂。第一课堂依托分层走班制、校企联培制、现代学徒制分别组建“基础夯实型班级、就业导向型班级、项目主题型班级”,打破传统班级建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有了“三选一”的自主权,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第二课堂则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来构建,分为兴趣自选型课堂、技能磨砺型课堂、职业拓展型课堂、深度持续型课堂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自主确定选择第二课堂所属类型。
李国峰说,构建两个课堂的同时,学院建立了“双课堂”联动机制,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让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够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和学习效果。
基于两个课堂“菜单式”选择,实现了学生课表个性化、学习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类型化、技能训练专门化,同时做到导师、师傅、教练与学生深度互动,满足了工匠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和能力的适应性发展。个性化课表充分满足了复杂学情背景下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兴趣爱好的加持下,学生的积极性大幅提升,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后逐步升级为“我爱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院通过“双课堂”联动,让班级“活”了起来,实现了学生“学得舒心”的目标。新疆应用职院党委书记陈梅兰说,“双课堂”联动,打破了常规班建制,遵循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师生混编,双向选择,让班级“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
“三教”改革发力:让教学“活”起来,实现“学得轻松”
班级“活”起来了,那么如何让教学也“活”起来?该院经过努力,从教师、教学、教学资源这“三教”入手,推进改革,实现让学生“学得轻松”的目标。
俗话说,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该院通过“引培结合”,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解决教师教学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除了引进专业教师,该院还引进一批产业教授和企业大师,他们与学校经过培训的教师一起组成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该院以“教学名师”为核心,打造教学创新团队;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打造科研创新团队;以“技能大师”为核心,打造技能竞赛团队;以“创业导师”为核心,打造创新创业团队。这些教师团队针对职校生的学情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吸引力,让学生爱上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的学情,怎么办?该院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构建“线上、线下,职场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三境合一”的实训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轻松起来、有趣起来。
“过去是灌输式教学,现在变成了混合式和职场化教学,把企业场景搬到课堂上来,很容易就让我们进入了学习状态。”大二学生李宇轩说,“枯燥的公式和原理‘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很能吸引我们。”
除了改革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之外,该院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校企共同开发颗粒化教学资源,创设了立体化平台学习环境。教师何春霞说:“我们把课程细化,每个知识点变成一个小单元,对原理、公式等难懂的知识点,用视频、图片、动画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变成‘颗粒状’,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容易理解。”
“颗粒化资源+碎片化时间”,该院将“颗粒化”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结合起来,构建学习新模式。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完全学懂,没关系,这些“颗粒化”资源,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调阅学习。每个“颗粒化”资源就是一个知识点,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能够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维评价”驱动:让学生“活”起来,实现“学得带劲”
传统的评价无法适应职校生的学情,怎么办?“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从实际出发,重构职校生的评价体系。”陈梅兰说,“让评价成为鼓励学生学习和上进的驱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
改革中,该院探索出以“学校、企业、社会”三元评价与诊改为路径,构建“学业+技能+素质”的“三维度”评价模式。通过“三维度”驱动,让学生“活”起来,实现学生“学得带劲”。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这就是维度一的评价内容,即学生课程学业考核成绩分别以学习参与度、学习效果、学习进步度来评价,以学院自创的“星星卡”“电子奖状”等手段进行激励评价。同时,评选“周学习之星”“月学习之星”,树立榜样力量,特别关注“学困生”“后进生”的学习进步度,激发知识拓展热情。“过程性评价,让我们十分注重平常的积累。”大一学生刘春雷告诉记者,“主观能动性强,平常学习中努力用功,都能得到成绩上的肯定,一步步激发出学习热情。”
评价的维度二,即通过将“1+X”证书、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成果、社会实践等能力指标因素纳入自主学分认定范围,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实行大赛获奖兑换学分、免推专升本、优先入党等,激发学生能力拓展热情。“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难度自然就小了,学生对学习就越来越有兴趣了。”教师魏雅娜说。
那么,维度三的评价内容是怎样的?李国峰说,维度三的评价,即通过对学生的有效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爱岗敬业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综合素质指标因素进行评价,打造独特的综合素质训练体系,激发素质拓展热情,从而让学生“学得带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三维评价”驱动下,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强劲,学习热情和动力空前高涨,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评价新机制激发了学生的知识拓展热情、能力拓展热情、素质拓展热情,进而激发了学习动力,实现“上手快、善迁移、后劲足”的培养目标。
以解决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不足为目标,该院的一系列改革点燃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据了解,该院毕业生在新疆地区大型化工企业的就业比例达67%,企业满意度达98%。该院5年内累计为新疆化工企业输送工匠型高技能人才4000余名,其中35%的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多名毕业生获得企业“劳动模范”“优秀员工”等称号。
《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11日第6版
标签:
职业院校面临的学生学情复杂、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内在学习动力不足与技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近日,广东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百日冲刺”
近年来,青年就业的话题常伴随毕业季成为社会热点。在今年5月份国民经
在7月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对于大学生就业,要
日前,笔者参加了由安徽省六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金寨县教育局主办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