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培养会研究懂实践的人才

  • 2023-07-02 10:14: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片)

■“学前师资培养改革”系列报道③

最近,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主任李创斌,学前教育系学科负责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项目主任程秀兰教授都很忙。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每年一微调,四年一大调,今年正好赶上大调整。李创斌说:“我们正在研究,是否要把‘研究’放在‘实践’前面。”

其实,无论怎样调整,陕师大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直紧紧围绕“研究”和“实践”两项专业能力,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未来教育家潜质的“实践研究型”优秀学前教育工作者。

层层“设卡”,研究能力不打折

大一那年,陕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王红霞扎扎实实学了一年专业课,也开始接触专业的研究方法。到了大二,刚好遇到大学生“挑战杯”,王红霞跃跃欲试。

当时,她发现农村园有丰富的自然环境,但教师普遍缺乏自然资源利用意识;而在城市园,教师有意识,但自然资源又较缺乏。那么,如何让城乡幼儿园都能开展自然教育呢?

王红霞开始了她的“自然教育律动心灵”项目研究。虽然这个项目最终并没有获奖,但王红霞依然觉得“很值得”。在她看来,只有将学到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中运用,才能真正形成研究能力。

实际上,作为从1982年就开始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校,陕师大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已非常扎实。同时,近些年,学校通过调研发现,区域范围内尤其缺乏引领幼儿园开展研究的人才,再加上要谋求错位发展,多重因素下,学生的研究能力成为陕师大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

为夯实学生研究能力基础,陕师大教育学部设置了层层“关卡”。

李创斌介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本来只有一门课,但内容庞杂。课程前半段教师讲得细致,后半段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就讲得比较粗糙。为此,教育学部将这门课拆分成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文献综述三门。这样,每门课都有课时保证,教师可以精讲,学生可以精学。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教育统计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它包含了量化研究工具,有不少内容都要用到数学知识。为此,教育学部积极与高等数学这门课的任课教师沟通,要求与教育统计相关的数学知识,重点讲、讲细致。

就这样,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与教育统计两门前置性课程,再加上三门研究方法课,共同夯实了学生研究能力的基础。

当然,研究能力不能纸上谈兵,要在实践中检验。

李创斌告诉记者,几乎每位教师都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写相应的文献综述,或做一些简单的研究设计。大四时,伴随教育实习,学校还会安排4周左右的教育研习时间。学生结合在幼儿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形成毕业设计。

陕师大还鼓励学生“人人进项目,人人做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像王红霞一样的学生,参与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在实践中“小试牛刀”,磨炼研究能力。

贯通式见习,实践能力不“缺腿”

长期以来,不少幼儿园抱怨高校培养的教师,工作无法直接上手,还要幼儿园花很长时间培训。来自用人单位的反馈,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漏洞,即实践能力不强。

曾经,陕师大毕业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马佳是陕师大2011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也是首届免费师范生(后改为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马佳进入宁夏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工作。刚开始,她很困惑,发现自己脑袋里装了大量理论,但工作却不知从哪儿入手。她意识到,幼儿园工作实践性很强,毕业前两个月的实习远远不够。

其实,马佳反映的实习时间短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扭转。大约从10年前起,跟随课程进度,陕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参与教育见习,且持续6学期。为将教育见习与后续的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学校对教育见习也做了精心设计。

大一时,教育见习基本围绕了解幼儿园进行,到了大二、大三,学生要试着把握幼儿园的课程、游戏等深层内容。教育见习期间,每个学生进入同一所园,从小班一直到大班,整体了解学前段幼儿。

陕师大改进教育实践的效果,在毕业生许宽身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到幼儿园任教后,他觉得面对孩子,并不慌张。“教育见习非常重要,它会让学生知道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当幼儿园教师。”许宽说。

在实践中持续研究,走向卓越

最近,刘志明正带着团队做“在个别化学习中运用学习故事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而对这样的行动研究,她早已轻车熟路。

11年前,刘志明从陕师大毕业,后入职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新世纪民族幼儿园,她从实习教师一路干到班主任、教研员。实际上,在包头民幼,还有十几名刘志明的校友,大家都承担着教研工作,有的还是重要课题的负责人。

刘志明回忆,刚工作时,她觉得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很难对接起来,坦陈自己“有点儿蒙”。但随着工作的开展,她越来越发现,在学校学习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很好地支撑她的教学研究工作。

在刘志明眼中,陕师大毕业生都有“勤奋踏实,不甘平凡”的特质。她的说法得到了杨凯杰的印证。

2019年,从陕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杨凯杰进入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民族实验幼儿园工作。工作近4年来,她一直保持着持续学习的热情。她说,幼儿园里也有不少陕师大毕业的同学,大家不但适应能力强,而且持续学习能力也很强。无论是建构课程,还是开展自主游戏,陕师大的毕业生都能很快跟上,从不“掉链子”。

程秀兰告诉记者,据统计,陕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约90%都在服务西部。这些学生基础好、上手快、后劲足,大部分留得住。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那些在“红烛精神”召唤下义无反顾投身西部的陕师大学前人,正在挑起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大梁,渐渐显露出未来教育家的潜质与风范。

刘志明说:“我要继续扎根在这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做一名更卓越的教师。”

马佳说:“我要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力争成为一名扎根西部的专家型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02日第1版

标签:

推荐阅读

培养会研究懂实践的人才

■“学前师资培养改革”系列报道③最近,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

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44亿元

null本报北京6月30日讯(记者林焕新)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近日发布

童心向党迎“七一”

null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杜庄学区第一小学学生与党旗合影。在“

以多元阅读为杠杆激发教育活力 聚焦

今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

巧用“三点”,提升课堂管理效能_全球热点评

课堂管理是一门学问,好的课堂管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善于利用恰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