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心理健康工作要适应网络空间新挑战

  • 2023-05-24 09:03:47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评论之五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和渠道,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广泛汇聚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力量,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互联网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但不良信息如虚假、低俗、色情、暴力等内容也充斥其中。这些有害内容以隐蔽、多变、快速的方式传播,容易对辨别和抗干扰能力较弱、缺乏足够坚固“心理屏障”的学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还要看到,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能够满足其情感表达和心理发展需要。然而,如果学生在互联网环境获得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或在现实世界遇到挫折时,就容易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淡化现实世界中的情感联络与情感体验,造成情绪低落、孤僻冷漠、网络沉迷、情感隔离、自我封闭、人际信任危机、消极逃避、悲观厌世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对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适应互联网环境带来的新挑战,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要建设适合互联网传播模式、符合学生接受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效利用互联网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覆盖面,制作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健康公众平台、心理测评系统的针对性、互动性、体验性,充分利用直播课程、短视频、音频、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关注度和吸引力,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途径,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知识,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要健全“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消除学生遇到情绪、情感、心理健康问题时不愿意寻求帮助或接受心理咨询的顾虑,发挥互联网在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管理中的优势。建好用好心理健康系统,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利用在线匿名交流互动、心理求助、心理信箱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发泄、调适、获取帮助的畅通渠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隐私化、互动化、跟踪化、个性化、高效化,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加强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效途径。

要建设好专业化“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由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学生心理咨询员、心理教育专家等构成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形成互相联系、相互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互联网环境。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方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加强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完善网络立法工作,及时监控、处理有害信息的传播,净化网络空间。加强学生心理引导,针对学生情绪低落、情感隔离、网络沉迷或成瘾、自我封闭、人际信任危机、道德失范以及在自我认知、社会认同、社交适应、个体价值等方面产生心理冲突等问题及时干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法律意识,杜绝不文明网络行为,增强自身判断力和抗干扰力,具备网络环境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心理保健能力。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24日第2版

标签:

推荐阅读

心理健康工作要适应网络空间新挑战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评论之五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

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促进教育公平 今日聚焦

中小学招生是教育工作的大事、要事,是一个关系千家万户的社会议题,因而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为提高中小

让主题教育走进田间地头|全球视讯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麦子已进入灌浆期,安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李延君戴上草帽,

加强监测预警 照亮学生心中的“隐秘角落”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评论之四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

天天热文:培养大学生阳光坚韧的性格

主持人:孟嘉多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回放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