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把劳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2023-05-01 09:07:31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陈欣然通讯员焦德芳陶森)“我学会了怎样翻土、怎样使用钉耙,也知道了怎样浇花效率更高。原来种地有这么多学问,劳动是这么快乐!”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生褚倬铭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天津大学将劳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校园内一派欣欣向荣的“农忙”景象。

据了解,天津大学将北洋园校区10亩农作物种植基地划分成12块学院劳动“责任田”,学生们拿起铁锹和犁耙,在“园林劳动导师”指导下,进行“农作物种植体验”第二课堂课程学习。大家翻松土壤、平整土地、播撒种子、浇水灌溉,学习种植毛地黄、石竹、大花金鸡菊等花卉,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和养护办法。这些植物将由各学院学生长期养护,开花之后移栽到学校各处景观和花坛绿地,作为学生劳动成果装点美丽校园。

板蓝根、决明子、蓖麻、鸡冠花、紫苏……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中草药种植体验区“百草园”,师生一起锄地、打垄、翻土、播种、浇水,沉浸式体验中药材种植和炮制原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板蓝根喜光、怕积水、喜肥,大家播种后覆土1—1.5厘米最适合种子生长。”作为“百草园”劳动指导教师和“中草药种植与文化创新实践”通识课主讲教师之一,药学院教授李霞正手把手教学生们培植板蓝根。李霞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求知健体,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

在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附近,学生们与地震大装置建设者畅谈新时代劳动精神,参与地震大装置周边草坪种植和树木养护工作,在劳动体验中深刻理解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建工学院2019级本科生龚芮琳说:“通过活动我更加真切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快乐,也更感受到了‘五育’并举的重要价值。”

自2019年起,天津大学将每年4月最后一周定为“天大劳动周”,将5月定为“劳动教育月”,依托学校公共空地、苗圃、学生社区等共享资源,建立“农耕园”“百草园”“乐农园”“厨艺园”等30余个校内外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大学生劳动教育”“农作物种植体验”“中草药种植与文化创新实践”等劳动教育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农作物种植体验、中草药种植、果实采摘、厨艺比拼等活动,让“下田种地”成为天津大学劳动教育实践的特色传统,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深入人心。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01日第1版

标签:

推荐阅读

把劳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本报讯(记者陈欣然通讯员焦德芳陶森)“我学会了怎样翻土、怎样使用钉耙,也知道了怎样浇花效率更高。...

四川推动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

本报讯(记者鲁磊)近日,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四川今年将通过科学有序的教育督导行动,加强校(园)长

“谈心早餐”巧解学生关切事_消息

周一早上5点,温州商学院“文博轩”准时开门,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姜良带着几名教师走进厨房后便忙碌...

【世界时快讯】搭建“爱心桥” 护航成长路

“进入高三后,我心理压力非常大,吃不好、睡不好,一到考试甚至会紧张得手都打哆嗦,成绩也从原先的前...

观速讯丨打通幼儿园班主任成长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园办园规模迅速扩大,教师相应增加,师资队伍日趋年轻化。教龄3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班主任队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