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即时要闻 > 正文

天天快看点丨纾解家长焦虑 培育健康儿童

  • 2023-01-08 09:08:26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力图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给孩子营造更良性的成长环境。然而部分家长的教育焦虑仍然没有减少。家长的焦虑情绪必然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产生影响,家校如何同心协力,运用有效策略缓解家长焦虑,这是当下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现状:家长的教育焦虑难以根本缓解

2022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双减”后,83.5%的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75.3%的学生感到作业量比上学期减少。表明“双减”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但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不是得到了根本缓解?《报告》显示,家长的教育期望值普遍较高。91.2%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50%以上的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期望太高是学习压力的最大来源;高收入与低收入两端的家长参加校外培训的占比高,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担心孩子成绩的比例高达93.7%;32.6%的家长常常为“让孩子上好学校”的事情感到很焦虑。

“双减”后家长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忧虑:作业量减了,可考试或评价学业成绩的标准不变怎么办?自己家孩子减负了,别人家孩子不减怎么办?“双减”后,学业考试更多采取等级制,不如分数那么直观,怎么客观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未来的不确定性、安全感的缺乏、社会比较中的心理恐慌、对改变缺乏准备、心理不适应等一系列因素引发了家长新的教育焦虑。这种焦虑主要表现为对孩子学业表现和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

家长的教育焦虑是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综合的结果。这种焦虑情绪不仅仅影响家长本人,还会无形中给家庭小环境及社会宏观环境带来影响,尤其是会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厘清教育焦虑产生的原因,建构家校协同机制,共同帮助家长做好情绪管理,才能真正为孩子心理减负,为下一代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表征:过度教育焦虑带来系列负面影响

适度的教育焦虑不是坏事,它可以促使家长面临教育问题时积极思考并寻求解决方法,但过度的教育焦虑则会引发家长更多的负面情绪,并将这种负面情绪通过不同渠道传导给孩子、教师及周围环境。家长过度的教育焦虑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一是焦虑转移或泛化,即将教育焦虑转移或泛化到其他事情上,家长不但对孩子教育问题感到焦虑,甚至由此对自己的工作、家庭生活、社会变化都感到焦虑,导致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变得忙乱而无序,消极负面情绪扩散,甚至影响人际交往和工作效能。

二是焦虑下移,即将自身的教育焦虑下移到孩子身上。家长复制自己的焦虑甚至放大自己的焦虑,并通过言语、表情、行为等向孩子传递焦虑情绪。焦虑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可能以心境、激情、应激三种方式表现出来,而在焦虑下移的过程中,这三种状态往往交替混合出现,对孩子的情绪、学习态度等产生强烈影响,导致其出现考试焦虑、厌学、弃学等行为或心理问题。

三是焦虑分散,即让所有相关的人共同分担自己的教育焦虑。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社会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或同伴不良等问题导致的,所有相关的人都应该为孩子的问题分担责任。为此,家长不但将焦虑传染给他人,而且通过指责他人、要求他人为自己服务达到分散自己焦虑的目的。

还有一种焦虑表现是习得性无助状态,即不敢直面新变化和新问题,而是以逃避的态度或“绝望”的情绪听之任之,不去做任何改变和调整。

策略:家校协同帮助家长纾解教育焦虑

树立家校一致的正确育人观。深入分析家长教育焦虑产生的根源后不难发现,这与家庭和学校的育人目标和理念紧密相关。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家长会因为“双减”而喜忧参半,甚至产生新的焦虑?关键还是家长的育人观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仍然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到“剧场效应”中,因为担忧孩子落后带来恐慌和盲从。

在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问题上,家校树立一致的、正确的育人观至关重要。首先学校和家庭应在信任、沟通、合作的基础上形成育人共同体,将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宗旨,以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育人标准,而不只是用分数这个单一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其次学校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家长学校、家长会、公益讲座等,向家长传播科学的育人观念,帮助和支持家庭形成良性的育人环境;此外,还可以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引导家长看到孩子除了学业以外的优点与潜能,减少家长因孩子未来发展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担忧与焦虑。

双向合作防止家长教育焦虑外溢。处于身心迅速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极易受到他人特别是重要他人情绪的影响,表现出情绪的敏感性、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家长过度的教育焦虑必然会通过示范和环境熏染的方式传递给孩子。除了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外,家长的教育焦虑还会影响教师的情绪甚至干扰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更多的焦虑、犹豫、患得患失,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和创新性教育行为的选择。

因此,首先家长有必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主动调整心态和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其次,学校也有必要管控由于家长过度焦虑给正常教育教学带来的困扰,对教师开展与此相关的家校沟通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与学生家庭的关系,同时也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再其次,学校有必要更多关注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为师生营造更多积极的良性的情绪空间。

帮助家长提升育人能力和信心。家长产生教育焦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育人的能力及信心。因此,促进家长学习和提升育人本领也是纾解教育焦虑的重要途径。为此,家校可以共同努力,将教育焦虑进行合理的转化,如引导家长将焦虑转化为家庭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转化为家长的自我反思与学习成长等;帮助家长形成“控制可以控制的、改变可以改变的”“调整自己比调整孩子更重要”等理念和态度,优化环境、氛围、舆论等外部条件,帮助家长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和科学育人的能力。

(作者王博阳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毅玮系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08日第4版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快看点丨纾解家长焦虑 培育健康儿童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力图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世界滚动:山东修订幼儿园分类认定标准

本报讯(记者魏海政)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修订完善后的《山东...

用心用情解决“接娃难”

幼儿离园早,家长上班没时间接孩子,即使接回家也无人看管……如何帮助家长解决难题?从2022年秋季学期...

当前快播:“校地共建”为地方发展赋能

“基于工业互联网,着重打通生产制作型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资金流……”寒假前,宁波城市职业技...

环球新资讯:区域实施人工智能教育亟须统筹兼顾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与品质。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教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