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扫描二维码观看访谈视频
■融媒体教育局长访谈
国家首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始终走在前列,着力建设更具内涵的“活力教育”,为上海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如何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力度?近日,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熊秋菊做客中国教育报融媒体教育局长访谈直播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轻负担高质量,建设“活力教育”
记者:长宁教育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熊秋菊:长宁经济发展水平高、国际化程度高、居民素养高,对教育有着多元的价值追求。在此背景下,长宁提出建设质量一流的“活力教育”。“活力教育”是充满生命力的教育,顺天性而教,循规律而育,激发师生的生命潜能,实现师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围绕“活力教育”,长宁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格放在第一位,把学生培养为朝气蓬勃、有责任感、有问题解决能力的人,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同向发力中,经过多年的努力,塑造了“低成本、轻负担、高质量”长宁教育特色。长宁的“活力教育”有三大特点:一是顺其天性,激发学生生命力,二是和而不同,增强学校创造力,三是聚合家校社三股力量,彰显教育发展活力。
构建“三个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记者:您觉得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哪些衡量指标?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点是什么?
熊秋菊: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保障。目前,我们已经从入学机会的公平进入到追求教育内涵发展公平的新阶段。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有指标、有方法,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一,构建区域特色的三个指数综合评价体系,衡量学生的综合发展,包括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学习生活幸福指数、学业成就发展指数。具体来说,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包括了近视率和肥胖率,学习生活幸福指数考虑了师生关系、生生间同伴关系,学业成就发展指数考虑到学生学习成本,也就是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如果时间长、强度大,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身心健康,那么就会减分。这样的导向下,学校不再把学生分数作为唯一目标。
第二,按照就近原则、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相结合的原则,成立了11个学区(集团),不仅实现了校长理念、思想的分享,也实现了优质课程、学生实践活动的共享。比如,初中的开学军训、家长课程可以在集团内共享。有昆曲特长的学生可以参加集团内昆曲特色学校的课程,同样可以获得学分。
记者:教师在教育均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长宁,教师的作用是怎么体现的?
熊秋菊:教师是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长宁设计并实施了“走向卓越”教师培养项目,聚焦了教师素养的四个方面:育德素养、教学素养、科研素养、数字素养。2021年进行了全区教师以评促培的教师教学素养评比。在评比过程中,教师形成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的氛围。打破了学校、学区、集团、学段进行教师交流,形成了教师成长、发展、合作的平台。后来评出了占比10%的一等奖,评奖比例不高,但含金量十足,使得更多教师脱颖而出,形成区域以评促培的人才蓄水池。
打破“数据孤岛”,打造数字化教育新生态
记者:长宁是上海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建立了数字基座,什么是数字基座?基于数字基座,长宁构建了怎样的教育新生态?
熊秋菊: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以往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两大难题,一是资源分配不均,比较依赖校长的个人资源,二是学校和企业间存在专业壁垒,企业的产品与教育教学的契合度不够。
数字基座可以改变这些现象。数字基座可类比为电脑的操作系统,显著特点是可以统一数据,破除资源分配不均、学校“数据孤岛”等问题。跨学校、跨年级、跨学段的资源都可以在基座上分享。数字基座将定制转变为购买服务模式:政府定标准、搭平台,企业做产品、保运维,学校买服务、建资源。
近一年的建设,长宁数字化新生态已经初步形成:一是形成了数据、技术、应用协同的生态。遵循“标准化+个性化”原则,既对接上海市教委数据标准,也给学校应用拓展留足空间。二是形成了多元主体价值共赋的生态。我们建立了专家团队和由信息中心、教研室等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我们要求每一个数字化应用场景,都要经过教师的深度参与,才能拿来用。目前已开发了班级防疫数据采集小程序、文印管理小程序等十多个应用,一位教师开发,多个学校使用,全区推广,大大提高了教学和管理效率。
记者:线上线下教学如何有机融合?
熊秋菊: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我认为数字驱动下的有效学习是关键。这其中,伴随式数据采集有助于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助力数据驱动的有效学习。虽然线上的数据收集更方便,但我们也在线下借助数字化设备,实时获取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学情。长宁目前有部分学校在开发线上线下融合的“纸笔同步系统”,它改变了原来用平板电脑采集数据的形式,纸是略作预处理的普通纸,笔是与圆珠笔近乎一致的特殊笔,不改变学生原有的书写习惯。有了这些数据,可以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和差异性、进行个性化辅导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2日第3版
标签:
扫描二维码观看访谈视频■融媒体教育局长访谈国家首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上海市教育综合...
编者按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办好特殊教...
本报讯(记者张利军)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实施职业启蒙教...
■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本报讯(通讯员高芸记者甘甜)日前,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