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从2012年开始,因为主持人工作原因,我担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台属企业京视传媒、北京市少年宫等青少年播音教师,到现在正好10年,见证了青少年播音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课时,助教老师提前交代,我教孩子讲一些简单的故事,让孩子们念。我还专门找出当年的大学播音教材和材料,希望最大程度丰富课程内容,虽然我也猜到这些不适用于孩子。4个小时的课讲下来,工作强度比连上八档新闻直播还大,声带疲惫嘶哑,可实际感觉孩子们的播读没有什么进步。
想调整,就要弄清孩子们为什么学播音?我曾经问过大家这个问题,有的说长大想当主持人,也有的说想流利表达,还有说爸爸妈妈让来的。父母的回答多是“孩子太内向,想让他变得开朗一些,长长见识”。我也问自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播音,他们能学到什么?
有一位资深播音员,在配音间做录音实践练习,让学生一个个读词读句子,从字头、字腹、字尾,到吐字归音规范。一个孩子问:“老师,非要这么说话吗,就不能好好说话吗?”这位前辈一愣,感知到规范播音和自然语流表达,确实是不一样的。这番对话也显示了青少年播音教学目的和实际效果的反差。
播音教学第一年,就是播音基础发声内容,大学播音专业也是如此,从字、词、句开始。所谓基础,一方面是从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开始规范,也是区别于语流变化中的表达。有声语言表达,大多是在书面语言表达基础上进行的。举个例子,语文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对一篇文章分层分段,这实际是有声语言表达备稿中的一步,只有了解了书面语言表达的层次,才能在有声语言表达前进行布局。再比如,语文教师要求学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其实就是有声语言表达备稿中的“确定基调”这一步。这篇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播出目的是什么,都和中心思想息息相关。
孩子们的语感,往往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提升。语感是一种能力,它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与社会、家庭和语言环境以及阅读习惯有关。就像儿时看《红楼梦》等名著,就算是连环画,可能也没看懂,但是不同阶段我们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有声语言同样如此,刚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发声,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停连才能更易理解传播,久而久之,随着语文水平、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等提升,不但理解了,语感感悟能力也提升了。
儿时的课本中,常有这样一道题:“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全班小朋友齐声朗诵一篇文章,也是课堂上经常的事。在笔者看来,这样的齐声朗读,不符合有声语言传播规律,也很难做到“有感情”。一读文章,就和每一个字较劲,至于谋篇布局、播出目的基调、停连重音,都牺牲掉了,表达不够自然。
青少年播音教育的师资来源,最早来自朗诵艺术团,或是在职或退休主持人。2000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设立,越来越多的播音专业学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有的学生一张嘴,甚至就能捕捉到和谁学的痕迹,不论是表达,还是神色,简直一模一样。想要确认孩子是否理解了这些处理和细节,换一个新作品,就能知道他到底是明白了还是只是模仿。应该教的是方法、规律,鼓励符合大众审美的个性化,而不是仅仅一件作品。
未来的青少年播音教育需要什么?一是统一的大纲和教材参考。面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龄的青少年,结合儿童教育心理学,制定相应大纲,开发相应教材。比如,6岁的年龄段,以儿歌为主,让孩子超纲学习,会影响他们的兴趣,不利于他们很好地感受有声语言表达。二是统一的准入门槛。现在有的地方、机构,开始推出自己的青少年播音教师资格证书,但从国家层面还没有设置类似规定。比如,推出类似播音员主持人证的上岗证书,附带要求普通话一级甲等。三是统一的考级标准。今后,在青少年播音考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作者单位系北京广播电视台)
《中国教育报》2022年08月25日第2版
标签:
从2012年开始,因为主持人工作原因,我担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台属企业京视传媒、北京市少年宫等青少年播音...
■聚焦暑期生活本报讯(记者张贺)“出弯频率要快,重心一定要稳,不能晃动……很好!”暑假期间,在宁...
■聚焦暑期生活本报讯(记者蒋亦丰通讯员陈鑫成睿)“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款日晒面,由我们石林镇当地居...
针对此次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发布调查处理通报,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责任方...
职业本科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的培养,而技术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必须实现学校与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