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二维码收看“阅读诊断”公益直播课
■话题·“阅读诊断”系列④
《朗读手册》中这样一段话道出了阅读对生活生命的意义:“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重视阅读,为孩子通向未来准备通行证
家庭教育的使命,是把孩子带进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每一本书都是孩子瞭望世界的一个窗口。让孩子看见世界,唯有书才能垫高孩子的精神高度。无数事实表明,人生不过是早期阅读的展开。
全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不一定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厚度和高度。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过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研究者在连续12年里追踪了3635名50岁以上受访者的阅读习惯。结果显示,读书者的寿命普遍较不读书者长20%。这项研究认为,书像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有促进“存活优势”的效果。
莫言先生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可见童年的阅读对人的发展多么重要。
2020年疫情期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湖北一位农民工在因疫情即将被辞退离开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有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图书馆工作人员看到留言后,随即拍照发朋友圈。当地工会部门获悉这个信息后表示,这样的人我们东莞应该留下,并出面帮这位农民工找到了新工作。这个故事表明:世界会为爱阅读的人留一条生路。
经合组织特别强调,阅读素养是所有学生当下教育及未来工作、生活中能够成功所需的一项核心技能。
都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但很多人没有与别人拼爹的资本。拼不了爹,可以拼阅读。无数事实表明,阅读能提高但绝不仅仅是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现在流行这样的说法:得阅读得语文,得语文得高考,得高考得人生。
新高考“反刷题、反套路”的命题导向非常明显,特别强调让学生回到真实的情景中解决问题。去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字阅读量已经达到了9000多字,今后要向10000字过渡,其他各学科卷面文字阅读量也可能达到5000字。没有很强的阅读能力,今后孩子在考场内恐怕连试卷都读不完。
孩子爱读,从烹制家庭书香开始
我觉得要想孩子喜欢上阅读,有三个条件:一是为孩子选择有营养的读物;二是给孩子营造安静阅读的环境;三是用父母的读书姿态做孩子的人生镜像。
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高达40多万册,其中儿童读物约4万种。而一个人一生读书量一般在2000册左右。因此,我们需要有选择性地把最值得读的书带到孩子身边。好书的标准有两条:一看是否传递爱;二看是否告诉孩子真善美。
为孩子选书要依靠有信度的榜单。新阅读研究所作为一个公益性机构,汇聚一批专家学者的力量,用近十年的时间研制了十个系列的《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为有购书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
书房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在选好书的同时,家庭还要为孩子准备好独立的、安静的阅读空间。目前,有一种装修新潮流:扔掉你的客厅!将客厅变成家庭公共学习的空间——书房。不管家居环境如何改造,关键要善于营造让图书触手可及的家庭阅读环境。
14周岁前是儿童阅读的黄金期,特别需要成人的陪伴。有质量的亲子共读,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同时也能让父母找到家庭教育的密码,从而实现孩子的精神和心灵的真正成长。
在阅读上,父母如果不心动、不行动,也许你的孩子就会真的输在起跑线上。有眼光的父母,要挤出时间陪孩子读书,腾出柜子给孩子装书,养成习惯陪孩子坚持。
儿童阅读,从浪漫到精确需要桥梁
有家长问: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读绘本,却没有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今孩子上二年级了,还让我们读书给他听,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主动阅读?
我觉得儿童阅读要经历一个从浪漫到精确的过程,从绘本阅读到纯文字阅读需要一个桥梁。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绘本的妙处。绘本是什么?绘本是通过一连串的图画与相对较少的文字(有时没有文字),互相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的儿童书。日本作家松居直认为,绘本不应该是“文+图”,而应该是“文×图”。绘本谁都可以读,因为谁都看得懂图;绘本永远都读不尽,因为图就是无穷尽的沙漏;优秀的绘本离哲学最近。
之所以提倡在幼儿和小学中低年级阶段的儿童阅读要以绘本为主,这是基于儿童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0—2周岁,孩子是靠动作和感知来思维的,因此阅读方式应以听大人讲故事为主;2—7周岁,孩子是靠表象来进行思维的,阅读方式应以与大人一起共读绘本为主;7周岁以后,孩子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阅读方式上可以从绘本阅读逐渐过渡到纯文本阅读。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儿童自发喜爱阅读的最佳年龄,一般在7—12周岁;中国孩子的自主阅读年龄要晚得多。
有家长关心什么时候可以放手让孩子自主阅读。我觉得亲子共读的进阶,一般需要这样几个阶段:我讲给你听、我读给你听、我们一起读、你读给我听、我们各自读、你自己读。
当然,孩子从读绘本到独自读纯文本的读物,中间需要桥梁书。何谓桥梁书?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的衔接童书,从亲子共读过渡到能够独立阅读的童书。阅读桥梁书,孩子将学会独自阅读,学会享受阅读,逐渐建立阅读的自信和习惯。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桥梁书,如《黄色小水桶》《亲爱的小熊》《是谁在摇铃》《青蛙和蟾蜍》《狐狸福斯和兔子哈斯》《不一样的卡梅拉》《女巫温妮》《小兔卡尔故事集》《不不园》《吸墨鬼系列》《萌萌鸟系列》……经由阅读桥梁书,帮助儿童探索自我,矫正性格,激发兴趣,最终抵达内心的幸福。
阅读之法,贵在读进去吐出来
胡适先生说:“至于读书方法我已经讲了十多年,不过在目前我觉得读书全凭先养成好读书的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与其教方法,不如养习惯。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再好的方法都是徒劳。
如何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我认为,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基本策略有四条:其一是成人示范,让孩子看到成人阅读给人带来的幸福;其二是选好书单,不要强迫孩子读他不喜欢的书,那样兴趣会消失殆尽;其三是关注同伴们读的书,让孩子读同龄孩子感兴趣的书,这样他们就能找到交流话题,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其四是建立仪式感,比如,可以把书作为孩子的生日礼物,在孩子朗读时全家聚精会神听,等等。
作为家长要不要教给孩子精读一本书的方法?我个人觉得不要刻意教。如果家长自己对阅读的策略不太了解,无须机械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整本书阅读方法的习得,学校是实施的主体,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
如果家长了解阅读策略,不妨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采取追问、讨论、辨析等方式,在不经意间让孩子接受阅读方法的训练。若是家长一定要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可以借助导赏手册,教给孩子预测、图像化、找重点、联结、提问、推测、转化、监控等基本策略,为孩子搭一架向上攀登的梯。
有效的阅读离不开输出,前提是指导孩子做有营养的阅读。所谓有营养的阅读,不是翻翻书,了解故事大概,而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手不离笔,不断圈点标注,留下阅读的痕迹,把书读厚;同时要舍弃枝叶、抓住精髓,在读完一本书后,形成一个阅读思维导图等,把书读薄。
让自己产生“认识”“看法”“观点”“见解”等,这是“读薄”的最高境界。读书一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读了什么,主要是信息提取式的阅读;第二层是懂了什么,主要是分析推理、整合诠释式的阅读;第三层是想了什么,是反思评价、创意表达式的阅读。
读书的输出,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读”书。王小波先生说过:“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古人常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看三遍不如读一遍。看书是消遣,读书是求学求知。
“演”书。就是将阅读与戏剧相连接,把书籍演出来。戏剧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如经典对白、精彩片段吟诵、分角色表演等。
“画”书。让孩子画名著插图、画美文场景、画经典故事情节、画思维导图、设计创意书签、创作最喜欢的图书人物卡通形象等,将美术教育和读书活动融合在一起,满足孩子阅读之后的创作欲望。
“说”书。要检验学习的成效和阅读的效果,说出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自己阅读的东西清晰地说出来,才表明真正的理解。
“写”书。可以让孩子设计阅读小报,仿写续写名著名篇,编撰“我的成长书”,制作孩子个人作品文集等,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共生。
“做”书。开展“手指上的阅读”,让学生把读过的经典作品中印象深刻的场景,用各种材料复制出来。如读完《小王子》后,指导孩子用卡纸、皱纹纸、稻草、蛋壳、田螺、毛线、布条等,创造出心中的“小王子”的形象。
“观”书。这里的“观”主要指电影阅读。以经典电影为媒介,将“直观性”的观影与“抽象性”的阅读有机结合,融“读、赏、写、画、演”为一体的直抵孩子心灵的综合性体验,引导孩子热爱阅读、关注生活,进而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
一张张书页就是一双双翅膀,通过阅读,这些书页就会活起来,带着你的孩子成为飞翔的小天使!
(作者系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教育报202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23日第9版
标签:
请扫描二维码收看“阅读诊断”公益直播课■话题·“阅读诊断”系列④《朗读手册》中这样一段话道出了阅...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的成绩领跑金牌榜和奖牌榜,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校的学生正在上英语教学的健康教育课。刘芳丽摄美国肯塔基州的小学生在健康教育课...
曹培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青年说新闻回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关注未...
近些年来,一些花式文具、文具盲盒等成为不少学生的新宠。很多文创文具生产厂商为普通文具搭载新奇功能...